学科教研

当前位置: 教科院 > 学科教研 > 正文

聚焦语文新课文教学 打造“共生课堂”新样态——黄石市开展高中语文新教材新课文教学暨“共生课堂”课例研讨活动

3月28日,黄石市高中语文新教材新课文教学暨“共生课堂”课例研讨活动在黄石市有色一中举行。全市高中语文教研员、高中语文教师100余人参加,活动由黄石市教科院副院长、高中语文教研员肖龙洋主持。

活动中,黄石有色一中毛遇婷老师和大冶六中陈虹老师同课异构,分别讲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新课文《秦腔》。毛老师以“死不离窝”四字切入,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充分调动学生来思考、探究和表达,深刻理解秦腔与秦地人民精神世界的紧密联系;陈老师则紧扣“腔调”,以任务为驱动,紧贴文本,引导学生识戏剧之“秦腔”,知散文之“秦腔”,品味作者以“秦腔”写秦腔的独特艺术。两位老师的授课,呈现了语文“共生课堂”的新样态。黄石三中语文教研组长姜志钢老师、黄石二中语文教研副组长朱青松老师分别对两节现场课进行了精彩点评,给予了中肯评价。随后,黄石语文名师、有色一中副校长谭清才做《语文“共生课堂”的提出及其实践探索》的专题讲座,他从语文“共生课堂”提出的背景、理论依据、内涵与特征、教学模式和实施策略、教学实践等方面作了深入的阐释,指出语文“共生课堂”要构建互助共生的学习场,培养善言善思善行的人。最后,黄石市教科院副院长、高中语文教研员肖龙洋对活动进行总结发言。他指出,两位老师的授课虽然选点角度不同,但都指向学生核心素养,互动性强,开放性高,生成性显著,个性化突出,体现了语文“共生课堂”的基本特征,是对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很好示范和引领。针对“共生课堂”,他指出,“共生课堂”是在新课标理念指引下的语文课堂新样态,是“学为中心”的课堂,是师生有效互动的课堂,是文本深度解读的课堂,是有语文味的课堂。

此次教学研讨活动,为推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方式变革、打造语文“共生课堂”新样态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返回顶部